動知覺教育成功案例分享

我對「腦科學動知覺教育」的體驗實施分享

幼教老師最、最、最缺乏的是對生理學方面的認知學習,即使養成教育中有上門嬰幼兒生理學課程仍管窺蠡測,更遑論「腦科學」知識。

我在幼兒園工作了 35 年,5 年級初期生的年代,高中畢業在幼稚園教育孩子已是嚇嚇叫,那個年代的家長對老師尊敬有加,只要老師在家長面前嫌一下孩子的不好,孩子回家一定會受罰,教學沒有一定的方向,只要把書本教完孩子沒受傷,主管交代的事情做完就好,隨著知識的精進與環境的演變,我時常在督導自己身為一個主管到底我要帶領我的教師團隊走到甚麼階段,我的老師就像小孩子一樣來自不同家庭及成長環境,且因是成人更有自己的想法,都覺得自己的教學法很厲害了,幹嘛要改變?2017 年 8月接觸了「腦科學」教育及「七大智能教育」之後更確認我要走的方向,透過徐老師腦科學動知覺教育師資培訓、輔導與實戰實務的練習,分析孩子先天與後天的腦皮質發展,每周不間斷的與老師開會,不斷的與老師溝通、修正教學腳步及解決問題並提供方法(不是只有孩子需鼓勵,適當時機也要給老師拍拍手),就如同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做就對了不做才是問題,做了才有辦法解決問題。

腦科學動知覺教育過程中有很多的辛酸(因為要得到家長的認同),但努力的汗水,也有快樂的開心的一面,看到孩子的進步(情緒能穩定、注意力能集中,孩子的學習欲望日增),每天持續發揮善念,想著如何幫助孩子各方面成長,讓孩子都能有自學的能力,也常跟老師們打氣「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古訓。我們是知識份子要盡到社會責任,受教育是個特權,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世界上有很多人想念書而無書可讀,因此;享受到這個特權的我們有回饋社會的責任,要盡自己所能,使這個社會變得更美好。

洪蘭教授曾說過,每個人都能「自我實現」,只要用對方法,大腦持續學習,你便不會屈從宿命的安排,你會看見生命的價值,就像一個稻田裡「先長出稻子,雜草就長不出來了」。

徐老師常說:『別忽略嬰幼兒大腦是黃金時期,及早刺激與身體動作企劃,孩子的腦力效能自然高人一等!』現在我們劍橋的孩子已經循著大腦生理的原理來提智〜每天閱讀,每天運動企劃,每天玩遊戲!

面對「早期教育」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我們劍橋樂在其中,因為我相信善的因子會傳播到我們的下一代開花結果,綿延不斷。

劍橋幼兒園園長 吳秋菊